江西省率先開展全覆蓋的產業數字化大型普查摸“家底”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3年05月16日 | 制作: 江南小編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日前,我省2023年產業數字化“千人入萬企”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1097名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專業技能、服務意識的數字專員,下沉至縣區,為規上工業企業提供專業化“顧問+雇員”式服務,幫全省規上企業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直接推進1萬家以上企業數字化轉型。
“千人入萬企”是我省深入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生動縮影。作為全國開展企業兩化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評價首個試點省份,我省積極開展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評價,查找其轉型痛點和優點,努力提升我省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
開展全覆蓋的產業數字化大型普查
當前,我省已基本轉型成為由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協同推動的新型工業化大省。通過全力推動產業數字化,整體上改善了全省產業生態。2022年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22.1%、38.2%、28.5%,產業格局實現全面升級,展現了兩化深度融合對產業體系的“提質增效”效能。
那么,我省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究竟如何?為了全面摸清全省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底數,自4月起,我省全面開展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評價普查。“這是我省全面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以來的一次重大產業發展能力和潛力的調查,是全國首次開展全覆蓋的產業數字化大型普查。”省工信廳信息化推進處相關負責人說。
在全面普查的同時,省工信廳啟動產業數字化“十百千萬”人才培訓和產業數字化“千人入萬企”行動,這兩項工作既是開展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評價普查的有力支撐,更是管長遠的關鍵落筆。
眾所周知,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評價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涉及省市縣多級工信系統組織、多個聯合單位及眾多轄區規上企業。為科學系統評估區域產業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我省率全國之先構建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指標體系——《江西省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分為“三階十級”,企業數字化轉型分為產業數字化基礎爬升級、集成提升級和創新領航級三個發展階段。并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綜合考慮,將數字化發展水平劃分為L1-L10十級,從低到高反映數字化發展水平,通過分檔分級,更加細化數字化轉型的水平,引導企業逐級提升。
數字專員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把脈問診”
“千人入萬企”干什么?數字專員深入規上工業企業,作好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指標體系的解讀和說明,指導和協助企業規范填寫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同時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入企大調研,助企業完成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評價調查問卷填寫,摸清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底數。
通過“數字專員”入企服務和數據分析,幫助企業解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不敢”“不會”等問題,有的放矢提供解決方案,找準病癥,針對性地分類指導和精準施策。
同時,協助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信息服務,幫助企業加深對數字化轉型工作的理解,協助企業明確轉型路徑。挖掘企業數字化典型應用案例和場景,協助企業分析總結具有典型示范代表作用的轉型案例和場景,帶動企業“看樣學樣”。
通過開展“千人入萬企”行動,建立長效服務機制,促成企業與數字專員所在服務商之間建立聯系協作機制,為企業長期提供專業化團隊服務,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供給能力。
在深入企業之前,數字專員進行了系統的培訓。我省從電信、移動、聯通等服務機構中,培訓遴選了一批具有實踐經驗且表達能力強的講師。會同國家專家組一道組建了培訓講師團,面向全省全部規上企業和管理人員開展產業數字化知識普及更新,為“千人入萬企”行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數字化轉型整體處于“厚積薄發”期
自行動啟動以來,截至目前,省工信廳共對近4000家企業完成首次問卷,入企1794家,對這1794家企業進行分析。
從全省發展水平來看,我省數字化轉型整體處于“厚積薄發”期。多數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剛剛開始,全省試點樣本企業L1至L10級對應占比分別為4.77%、9.28%、29.38%、15.72%、27.06%、8.38%、3.87%、1.16%、0.26%、0.13%,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等級處在基礎爬坡檔占比59.15%,集成提升檔占比39.31%,創新領航檔占比1.55%,呈現出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形”結構。
通過對不同地區企業分檔進行分析,發現贛州、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撫州等地企業處在基礎爬坡檔的占大多數,南昌、九江、宜春、吉安、上饒等地企業處在集成提升檔的明顯高于平均水平。
從行業發展水平來看,本次評價涵蓋有色金屬、電子信息、汽車、石化、建材、紡織服裝、醫藥、新能源、節能環保、輕工業、食品、裝備、冶金、稀土、家具等15個行業,其中節能環保、紡織、建材、輕工業、食品、裝備、有色金屬、醫藥等行業中處于基礎爬坡檔的企業占比分別為76.47%、72.97%、71.74%、68.83%、64.71%、60.94%、58.11%、54.90%,汽車、石化、電子信息三個行業中處于集成提升檔的企業占比分別為61.76%、60.42%、51.77%,充分體現了數字化轉型在發展較快行業中的支撐作用更為明顯。
從企業規模來看,省工信廳對大、中、小三類企業進行了分析,大型企業處于數字化發展水平等級基礎爬坡檔的占比為11.54%,處于集成提升檔的占比為80.77%,處于創新領航檔的占比為7.69%。中型企業處于基礎爬坡檔的占比為32.61%,處于集成提升檔的占比為65.22%,處于創新領航檔的占比為2.17%。小微企業處于基礎爬坡檔的占比為69.62%,處于集成提升檔的占比為29.52%,處于創新領航檔的占比為0.85%。
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和結構差異非常明顯,呈現大型企業加速轉型,中小企業滯后的明顯趨勢。小微型企業呈現出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形”結構,七成企業仍處于基礎爬坡階段,大中型企業呈現出中間大兩邊小的“紡錘形”結構,大部分大中型企業處于集成提升階段,企業信息化基礎較好,更加注重數字化建設。
從發展效益來看,省工信廳對企業人均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運營成本、工業設備運維成本等四項指標與數字化轉型階段進行比對分析。數據顯示,數字化轉型對處在基礎爬坡檔企業的提升有明顯作用,四項指標效益提升在2%至5%之間;對處在集成提升檔企業提升進一步增強,四項指標效益平均提升超8%;對處在創新領航檔企業提升作用凸顯,四項指標效益平均提升超15%。數據顯示,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加深,對企業高質量發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呈加速賦能效應。
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許佳慧
值班編輯:周章云
值班審核:金路遙
值班編委:鄒文彪